自1996年联合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问世,显著降低了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临床发现部分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仅出现成功病毒学应答(CD4T细胞不完全恢复),这类患者的非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于非感染者。此外,大量研究表明,HIV感染者中菌群移位是引起炎症的重要原因,其原因在于H
近几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一直是顶刊讨论热度极高的话题。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不仅可以研究细胞之间的异质性,还可以得到基因的表达谱信息等。但生命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仅靠单个组学层面的研究不足以全面体现生命进程的变化。因此,我们精心梳理了多篇高分文献,总结了单细胞转录组与传统组学技术的多组学
2021年6月24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薛永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IF=6.992)杂志上发表题为Silencing of Sulf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 Synthase 1 Impairs the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PTM)之一,广泛参与信号转导、生长发育等几乎所有生理过程中;此外大量研究证实,异常磷酸化修饰是引发动植物病变的重要原因,深入探究磷酸化变化对揭示生命活动、疾病发病机制等非常重要。2019、2020年连续多篇蛋白基因组热点研究的研究报道中,利用高通量蛋白组、磷酸化组
传统单一层面的组学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遗传信息、蛋白功能或代谢通路进行阐释。但是,仅通过单一组学数据很难对复杂的生物网络调控进行系统全面的解释,也不足以解释遗传信息表达调控的传递链条。因此,多组学数据整合成为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趋势,随之,多组学联合文章也“乘风破浪”而来。近日,上海海洋大学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