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人类微生物组项目的启动,肠道微生物已成为慢性疾病研究的热点,肠道菌群研究稳步增长,也推动了现代中医药学最重要的范式转变。很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影响中药对宿主的药理作用,使中药成为极具潜力的新药。因此,研究中医药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对人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四大原因,慢性肝脏炎症和肝硬化是HCC发病的关键。HCC的外周免疫反应会影响疾病的临床进程、对治疗的反应和总体存活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T细胞免疫。2021年1月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Amany Zekry教授与Emad
肥胖,作为一种全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其本质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肥胖除可造成心血管负担外,还被证实至少是13种癌症(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危险因素。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及内分泌系统肿瘤细胞调节轴上。然而,肥胖引起的全身性代谢变化如何影响局部
2021年1月份,中科新生命共收录到项目文章平均影响因子9.06分!文章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其中应用到的中科新生命科技服务产品包括:蛋白技术、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多组学联合分析,从中我们精选出了影响因子大于4分的文章。如需索取原文,请加微信:19946181033,并备注“索取2021.1月文献”。
小儿脑肿瘤是儿童癌症死亡主要原因,发病率、致死率仅次于白血病。某些小儿脑瘤类型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不到20%,如高级别胶质瘤和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因此,深入了解小儿脑瘤发病机制以开发、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儿的治疗策略迫在眉睫。尽管已有研究报道应用基因组学技术解析小儿脑肿瘤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