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题组在《PNAS》(IF=9.58)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aize sugary enhancer1 (se1) is a gene affecting endosperm starch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作者利用一对近等基因系材料W822Gse和W822GSe,解析se1基因在淀粉代谢中的调控机制。
翻译后修饰与病原体感染机制密切相关,更对指导疫苗研发、药物设计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利用质谱分析方法分析新冠病毒蛋白的糖基化位点,助推新冠疫苗研发。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索拉菲尼小剂量、早期用药显著抑制了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进展,他们进一步在猴子模型上验证了小剂量索拉菲尼高效低毒的治疗NASH的效果。
作者对细胞因子刺激后人胰岛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确定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作为β细胞保护因子,是T1D的潜在靶标。
该研究开发了新型超高通量COVID-19感染的临床分类蛋白质组学方法,该方法利用5分钟的超短色谱梯度以及数据非依赖性采集方式DIA方法对新冠疾病患者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发现27种蛋白质可以有效区分轻症和重症新冠肺炎,其中一些蛋白还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