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译后修饰组学的研究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但是翻译后修饰相对蛋白质组学来讲,研究难度较大。除了翻译后修饰本身丰度低,检测技术方法要求较高以外,修饰类型的种类多样性以及功能多样性也是困扰大家快速选择合适研究的重要原因。本期从泛素化、乙酰化、磷酸化、糖基化四大修饰类型入手,汇总各种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均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个组学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对复杂的生物网络调控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解析。但经费有限,同时推进投入太大,三个组学如何取舍?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夏日,中科新生命为大家带来清凉好礼:1. 入夏限定套餐直降1万!
2021年5月14日,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创新研究院成立暨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启动仪式在上海紫竹万怡酒店召开。中科新生命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李林院士、闵行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管小军、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廖侃莅临指导,同时也邀请到了多位来自学术研究领域、生物制药企业、医院、
近期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和应用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关于蛋白大分子及泛素化修饰的相关主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逐步革新传统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式。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作为深入理解生理调控的最重要部分,正在向高深度、以及大样本研究快速迈进
2021年5月10-11日,由中国首家生物计算技术驱动的生命科学平台公司百图生科,与致力于IT和BT交叉融合的创新孵化中心播禾创新主办的首届中国生物计算大会于苏州举行。本次大会旨在联合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产业伙伴,共同打造多方融合的产业生态,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AI对生物技术领域的全面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