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在Advanced Science(IF15.1)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Scutellarin Rescued Mitochondrial Damage through Ameliorating Mitochondrial Glucose Oxidation via the Pdk-Pdc Axis”的文章。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灯盏乙素可通过靶向脑组织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激酶-丙酮
2023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张永谦在Redox Biology (IF 11.4)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hp deficiency-induced redox imbalance leads to metabolic alterations in E.coli”的研究成果,结合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分析,发现大肠杆菌Ahp缺陷通过破坏氧化还原平衡,激活OxyR系统,上调氧化防御蛋白和能量代谢调控细胞氧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免疫检测方法,通常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包括蛋白质或糖蛋白。像其他免疫检测法一样,它们依靠抗体与目标的结合来促进检测。
当质谱技术与蛋白质组学碰到了一起,则会产生出强烈的化学反应!十几年的时间,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象从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到人的体液、组织等人体样本,应用范围的生物复杂度越来越高。研究目的,也从最初的肽段序列推导,到多肽和蛋白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翻译后修饰,再到如今成为新热点的空间层面蛋白质信息挖掘,总之,势不可挡!
染色质可及性在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特性中至关重要,可及性的改变与癌症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虽然基因对致癌转变的影响已经有不少研究过,但表观遗传驱动因素仍然知之甚少。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布“Epigenetic regulation during cancer transitions across 11 tumour types”的研究,通过scRNA-seq、sn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