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饰蛋白定量分析 • 极微量磷酸化蛋白质组
· 产品定义
磷酸化作为一个最早被发现的、几乎参与所有生物学过程的修饰,介导大量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被称为“修饰之王”。磷酸化组学是研究者进行磷酸化位点大规模定性定量检测的首选技术。为了避免非修饰蛋白/肽段对修饰肽段检测的干扰,磷酸化组学增加了“修饰肽段富集”步骤,以针对性检测磷酸化肽段。“修饰肽段富集”步骤的引入导致磷酸化组学对原始样本的要求量显著高于常规蛋白质组学,这也大大限制了微量样本进行磷酸化组学研究。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中科新生命开发了极微量磷酸化组产品,通过优化磷酸化肽段富集流程和色谱体系,并结合最新的Astral高分辨质谱仪,最终实现了极微量样本的深度磷酸化检测。
· 技术路线

· 产品特色
1. 蛋白用量降至50μg,下降90%
| 
 
  | 
 常规磷酸化组  | 
 极微量磷酸化组  | 
 样本要求量下降率  | 
| 
 最低起始蛋白量  | 
 500ug  | 
 50ug  | 
 下降90%  | 
| 
 细胞  | 
 ≥1.5*10^7  | 
 ≥5*10^5  | 
 下降96%  | 
| 
 柔软组织  | 
 ≥30mg  | 
 ≥5mg  | 
 下降83%  | 
| 
 FFPE(石蜡样本)  | 
 ≥40张切片  | 
 ≥10张切片  | 
 下降75%  | 
2. 实验双优化+Astral质谱仪加持,超20000位点检出
中科新生命通过优化磷酸化肽段富集流程和色谱体系,并结合最新的Astral高分辨质谱仪,最终实现了极微量蛋白质的深度磷酸化检测。
(1)细胞、组织样本:在50μg起始蛋白量条件下即可实现超23000的磷酸化位点检出。


(2)FFPE(石蜡)样本:50μg蛋白实现超7000磷酸化位点检出;100μg蛋白实现超18000磷酸化位点检出

· 数据分析
| 
 标准数据分析内容  | 
|
| 
 鉴定分析  | 
 鉴定与定量结果统计;单个样本蛋白质鉴定结果统计;韦恩图  | 
| 
 表达差异分析  | 
 差异结果统计;差异结果柱状图;火山图;聚类分析图;  | 
| 
 功能分析  | 
 Motif分析、亚细胞定位、结构域分析;GO功能分析、KEGG通路分析;互作网络分析、激酶分析、WGCNA分析  | 
| 
 关于个性化数据分析需求,请来电咨询  | 
|
· 推荐组学产品
奥斯卡DIA蛋白质组+极微量磷酸化蛋白质组
· 推荐应用领域
- 微量样本的磷酸化组学特征分析
 - 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分子机制挖掘
 - 基于FFPE(石蜡)的蛋白基因组研究(临床相关性、分子分型等)
 
· 送样建议
| 
 
  | 
 样品类型  | 
 建议送样量  | 
| 
 细胞类  | 
 常规细胞(eg:293T,Hela)  | 
 ≥5*10^5  | 
| 
 悬浮型/贴壁型原代细胞  | 
 ≥5*10^5  | 
|
| 
 分选的某类细胞  | 
 ≥5*10^5  | 
|
| 
 组织类  | 
 临床活检穿刺组织  | 
 ≥5mg  | 
| 
 临床新鲜冷冻切片组织  | 
 ≥5mg  | 
|
| 
 类器官  | 
 ≥5mg  | 
|
| 
 显微切割组织  | 
 ≥5mg  | 
|
| 
 石蜡切片  | 
 ≥10张切片(5-10片也可做,最终看蛋白量,蛋白量要求≥50u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