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技术指南分享 | 单克隆抗体专题
单克隆抗体作为生物药领域的核心品类,其质量属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而 USP(美国药典)相关技术指南更是全球单抗药物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的核心参考依据。为帮助行业同仁系统掌握单抗质量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标准要求,我们此前已陆续分享了几篇USP 单抗专题技术指南,覆盖电荷变体分析、高级结构表征、聚集分析等核心质量维度,以下为精选内容汇总,方便大家按需查阅学习~
往期精选
1.USP技术指南分享 | 单克隆抗体标准物质的电荷变体分析
Charge Variant Analysis of USP Monoclonal Antibody Reference Standards
该指南详细介绍了电荷变体作为单克隆抗体质量属性的重要性,分析了电荷变体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分析技术对这些变体进行评估。
2. USP技术指南 | USP单克隆抗体标准物质的高级结构(HOS)表征
Higher-Order Structure (HOS) Characterization of USP Monoclonal Antibody Reference Standards
该指南通过多实验室联合实验,对三种平台的USP单克隆抗体结构差异进行了全面表征。跨平台分析结果表明:CD分析法与IR分析法能有效区分三种单抗的结构差异,且这些单抗可作为方法重复性和重现性的验证依据。
3. USP技术指南 | 采用USP通则<129>中的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单抗聚集分析
Aggregation Analysis Using SE-HPLC and SE-UHPLC Methods in USP General Chapter <129>
该指南中,使用了三种已充分表征的USP单克隆抗体参考标准品(USP mAb 001、USP mAb 002和USP mAb 003),按照通则<129>中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E-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SE-UHPLC)方法进行单抗聚集分析。这三种mAbs均为重组人源化IgG1同型抗体,由CHO细胞培养表达,并通过常规工业纯化工艺生产。本研究旨在证明使用USP mAb RS的SE-HPLC和SE-UHPLC两种方法的可比性。
其他推荐

中科新生命拥有丰富的抗体药物质量研究经验,提供抗体药物结构表征、异质性分析、杂质分析、活性检测等服务,欢迎咨询。
中科新生命
生物医药CMC药学质量研究专家


关于中科新生命
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TBIO)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蛋白质组研究分析中心对外服务部。企业通过与国内外高等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和自有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组建了企业创新研究院,建立了大队列多组学研究技术平台、生物药物早研及临床前CMC研究分析平台、生物药及药械注册报批平台、AI大数据算法四大技术平台,布局科技服务、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消费医疗CRO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构建了AI大数据结合质谱多组学技术应用的生命科学大健康商业版图。
服务优势
- 20+年深度药物质量研究经验,专业硕博团队服务全程
- 覆盖化学药、重组蛋白、抗体、疫苗、多肽、CGT、mRNA、ADC、胶原蛋白等领域
- 专注技术难点类应用提供CMC质量研究服务
- 年检测样品数量超30000份,且持续增长
- 已服务超2500家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高市场覆盖率
- 配合全球委托方的研制现场核查,100%通过




